
桑植融媒7月18日讯(记者 朱丽娟 实习生 陈一佳)开栏语:深学细悟促提升,真抓实干促发展。在桑植县党政领导干部赴浙江大学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结业后,桑植县委组织部、桑植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系列报道《党政领导干部浙大培训学思悟》,由参加培训的党政干部谈体会、谈收获,充分展示所学所思所悟,真正做到学以致用,进一步提振精神、鼓舞干劲、积聚动力,为建设魅力四射、活力十足、动力无限的现代化新桑植开新局、添活力。今天推出《李忠宪:盘活优势文旅资源 汇聚乡贤人才力量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竹叶坪》。
“非常荣幸参加了桑植县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(第一期)的培训,课程内容安排周密,重点突出,结合我们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,既有宏观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解说,也有现场观摩教学,兼具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,对地处偏远乡镇的我们来说,是一次精神洗礼、眼界开拓,更是一场头脑风暴。”第一期培训班学员代表、竹叶坪乡党委书记李忠宪表示自己希冀而来,满载而归,为期一周的理论与实践教学,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与指导。
一、不断完善全乡整体规划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竹叶坪
从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中,看到了浙江较早把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纳入规划的轨道,通过强化规划引领,不断完善乡村规划体系,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,也造福了广大群众。竹叶坪乡是桑植“东大门”,也是桑南旅游先行区的中心地带,面临着承载武陵源核心景区游客流量的历史机遇。要把竹叶坪乡建设得宜居宜业宜游,乡村发展规划要先行。必须立足区位优势,做好乡村发展规划,根据可开发地块,进行全乡整体规划,提前合理布局,优化功能分区,分类管理,不搞一刀切,注重保护、留住乡愁。
二、盘活优势文旅资源,蓄势赋能旅游发展
农村大量的人、财、物单向地流向城市,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土地抛荒等现实问题普遍存在。乡村要发展,土地红线又不能碰,发展与政策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。由此,搭建起闲置资源与发展之间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。以竹叶坪乡浸峪村为例,自施行“浸峪六策”以来,成立了劳务有限公司、乡村旅游公司,去年吸纳本村能工巧匠打造市级美丽屋场示范点,村民、村集体均受益,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;以浸峪楠湾为中心打造民居民宿集群,吸纳周围14户农户自主改造房屋,开启旅游发展之路。这是吸纳闲置劳动力、闲置房屋的最鲜活的例子。
竹叶坪乡现正处于发展历史机遇期,要攻坚克难,建设好新竹黄公路,畅通引流之“路”;要发动全乡各村主动作为,在保护耕地红线、生态红线的基础上,盘活现有资源,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,为竹叶坪乡的旅游发展蓄势赋能。
三、着力培养干部队伍,汇聚乡贤人才力量
党建引领、乡贤冲锋、村民跟随、全体受益的发展格局,是浙江乡村经济发展的法宝,这种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但基层组织战斗力、凝聚力不强、缺少活力和干部队伍思想不解放、没有发展动力的问题普遍存在。工作只有擂鼓手,没有划桨者,就难开展,最怕出现“上面热下面冷”的情况,因此,抓班子、带队伍,就成为需要着重思考的部分。要着力开展“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”,吸引懂经营、能干又会干的人才返乡,打造一支乡村建设生力军。要着力开展党员教育活动,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在村级产业发展、村容村貌改善、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要着力开展乡村干部能力培训,走出门去看世界,打开思维格局,提升乡村建设能力与水平,优化激励惩戒机制,形成“能者上、庸者下”的格局,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,把竹叶坪乡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。
(一审:秦福 二审:杨明 三审:吴明波)
责编:刘璐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桑植县产业类AA评级工作推进县长办公会召开
梁高武殷切寄语教师队伍:弘扬教育家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
梁高武调度桑植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
梁高武到八大公山镇车大河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
梁高武调研桑龙高速桑植服务区建设
淮北矿业(集团)有限公司一行来桑考察
桑植县召开“四类”项目调度会议 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工作
桑植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召开
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,打开脑洞,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“野生”汉字?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千年赶一街,一街赶千年。芙蓉桥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相会!感受桑植民俗文化#民俗文化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是谁,送你来到大桑植 #桑植白茶 #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#乡村振兴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#民俗文化
清明祭祀请牢记!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!#森林防火#全民参与
15分钟×4万学生=?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
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
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
下载APP